简介

风中舞风的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2章 逆风0006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RB策动的“九一八”事变,打乱了当时东北人的一切正常生活。

说起这RB,本是中国的近邻,与中国一衣带水,在古代事事以中国为师。

早在隋唐时,为了促进其社会的进步,多次向隋朝和唐朝派出了“遣隋使”和“遣唐使”。

公元676年的大化改新,几乎完全效仿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后才得以大力发展。

留学中国的RB留学生,又仿效中国的汉字的偏旁部首和汉字的草书创造了RB的文字——假名。

时间到了19世纪中期,确切的时间是在1853年的7月8日,美国东印度舰队的四艘冒着黑烟的蒸汽舰,在佩里的率领下,抵达了今天RB横须贺南面的贺浦海面。

RB朝野上下大惊失色。

佩里带着国书和两面白旗,告诉RB幕府:你们可以选择战争,但是若是打不过,要停火的话,可以使用这白旗。

面对美国黑船上强大的舰炮的压力,RB幕府决定对美国开埠通商,并给以“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由此RB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美国军舰的炮口下签订了。

这就是RB历史上著名的“黑船”事件。

几年前,中国的经验,RB历历在目。

不甘人后的RB志士开始了对美国西方文明的考察。

三年后,也就是1856年,被鲁迅先生称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将当年收集的外国资料交与好友魏源整理出版的一百卷的中国近代第一部介绍西方地理概况的书籍《海国图志》问事10年后,传到了RB。

这本书,本是当时中国的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为挽救行将灭亡的清王朝而大声疾呼的,要“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款夷”,然而,可悲的是,这本书在当时的中国士大夫中并未产生影响,更不可能引起清廷的重视,最终成了中国人的悲哀。

但是此书出版10年后,传到了RB,却引起了RB朝野的震动,由此,一场救RB于水火,富国强兵的自救运动开始了。

这场自救运动,最终迎了高潮——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运动将RB带进了近代化。

而这场近代化的开端则始于RB对黑船事件的正确认识。

但RB的近代化,如同他的白人的殖民老师一样:本国的富庶繁荣是建立在对弱国的侵略扩张下实现的。

RB的崛起,是亚洲其它国家的灾难。

这灾难源于RB的被称为“RB近代文明的奠基者”的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

福泽谕吉在他的《脱亚入欧论》中写道:“为今日谋,我国不可犹豫于邻邦,待其开明,然后共图兴亚。毋宁脱离其伍,与西洋文明国共进退。其与支那朝鲜交际之法,亦勿因邻邦之故特施照顾,径以西洋人待此之风予以处理可也。与恶友交,亲者难免共有恶名,我应自内心谢绝亚细亚东方之恶友。”

此时的福泽谕吉不仅把中国划入了恶友之列,而且又很快发表了他的吞噬朝鲜、满蒙、乃至整个中国的理论,举起了“脱亚入欧”的旗帜。

接触西方文明不久的RB,张开了血盆大口,开始并实践着蛇吞象的计划。

为了实现如此宏大的脱亚入欧的“伟业”,被刺激得疯狂了的RB人,像打了鸡血一样,各个兴奋不已。

欲占领朝鲜、满蒙、中国,首先要对那里各方面的情况有一全面的了解。然此时的RB国力有限,财力不足以支撑起庞大的情报网,由此,那些被煽动起来的狂热的RB国民,开始走上了自愿到中国收集情报的道路。

1870年,第一批没有RB政府开支的RB谍报人员自愿的来了中国。

这些人里,有的出身于官僚家庭,有的是出身于殷实的实业家、商人家庭;最多的则是那些当年已经穷困潦倒的武士阶层以及那些没有固定职业而行走各地的浪人;而最让常人难以理解的则是那些处在青春期结婚的和没有结婚的女子们。

这些女人,在RB樱花女子学校接受了专门的技能训练,她们来到中国后,无论在何地,都使用了一个共同的名字——阿菊。

只有她们的上线和那些专门从事情报工作的间谍们才知道她们每个人真实的名字。

这些年青的阿菊们,不仅长的人见人爱,同时又都精通汉语,甚至人人都是中国通。

“报效天皇,报效大RB帝国”,本着这样的宗旨,这些阿菊们,各个人都被训练得温柔娴淑,对男人体贴入微。

这些年青的在中国的阿菊们,多数是在当时中国相对发达的城市的高级饭店里做女服务员,而背地里,则专门勾引中国当地的手中握有实权的地方官员,从中窃取各种情报。

而那些来到东北的阿菊们,则多数通过贿赂当地的警察,以中国人的名义开了许多小旅店谋生,从南来北往的客商们口中刺探各地的情报。

在一些军事要地,阿菊为了获得军事机密,则不惜在一些上些档次的旅店里当起了窑姐。利用她们学到的让男人骨软筋酥的床上功夫使一些中国的军官也甘心情愿的成了这些阿菊们的帮凶。

在“为了帝国,一切都要付出”的口号的鼓吹下,这些年青的阿菊,结婚的和未婚的,把精神和肉体都奉献给了即将要强大起来的大RB帝国。

当时,尤其以来到中国东北的RB间谍为多。

这些间谍们,分散在中国各地。

在东北的诸多派系的间谍中,以黑龙会最为著名。

这是一支当初由一些RB的武士、浪人组织起来的民间组织,后来随着力量的壮大,收集到了许多RB政府有用的政治、军事、经济情报后才逐渐得到了RB政府的资助。

这些间谍们,所做的功课,用一句我们中国人的话说,真是功夫到家了。

据一些后来被俘获的间谍交待,他们收集的情报,不用说每个城市有多少人口,多少条街道了,就连乡下的农村,每个村子有多少耕地、农具,每年打多少粮食,甚至每家养了多少只鸡鸭鹅及牲畜都了如指掌。

这些间谍为什么连中国人养的鸡鸭鹅的数据都要收集呢?间谍们交待,目的是便于他们收集情况或遇有重大行动时,所带军需不够时的不时之需和制定某项重大活动时的物资储备的参考,用中国人的话说是:大军未动,粮草先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明治维新刚刚20几年,RB的国力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实现脱亚入欧的梦想,蛇发动了吞象的战争。

1894年的甲午战争还没有开始,就早已注定了清王朝必败的命运。

喜欢风中舞风的人请大家收藏:(m.txt32.com)风中舞风的人32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